白别克撞车-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开封汽车网 2022-11-11 汽车信息 16 ℃
正文

  导致撞车的4种行为

  撞车分人。有的人开一辈子车一次事故都没出过,有的人却连汽车销售商的大门都开不出就剐了。这毛病不在车,而是在人。

  行为一:时速60千米以下都不好意思上路。

  这是典型的要速度还要风度。超越前边的车子是他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即便等红灯,他们也要在黄灯熄灭的刹那间,第一个冲出去——要的就是这呼啸而过的感觉。

  但速度总与危险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不断增大。如果将车速从时速50千米提高到时速60千米,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数倍,而将车速降低1%,车祸的发生率就会随之降低2%~3%。

  行为二:紧紧咬住前边的车子,恨不得贴上去。

  这类人恐怕大多都是急脾气,就一点点路也会给个油追上去。

  这一追却给自己断了后路,一旦前方出现什么紧急情况,连刹车都来不及就会直奔前车的屁股吻过去。什么安全车距,早被抛在了脑后。

  人不是机器,一个按钮就会立即动作,对任何情况,人都需要一个反应时间。这个时间是指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一般由感觉器官所需的时间、大脑加工信息消耗的时间、神经传导的时间和肌肉反应时间四部分时间组成。

  通常,我们察觉到危险并进行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5~1。5秒。如果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50千米/时,则它将需要25米左右的缓冲距离才能将车完全刹住,这段距离正是所谓的安全距离。而如果汽车以13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则完全刹车所需的必要距离将在百米以上。

  这100米会让撞击的强度骤然升级,后果和25米的缓冲距离天壤之别。要是以这个速度,再加上与前车的亲密接触,紧急停车的结果就不是吻上去那么简单了。

  行为三:把车当成第二个“窝”,笔记本电脑、背包、饮料放得乱七八糟,后玻璃上还粘着一溜毛绒玩具。

  这样的车多有情趣,相信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喜欢把车装饰得漂漂亮亮,打开车门就得到一份好心情。我们往往会忽略将车内的箱包等物品固定好,或是索性将轻便手提箱、笔记本电脑直接放在座位上而不加任何固定措施。然而,如果在汽车翻倒或是发生撞车的情况下,这些物品就可能变成一个个炮弹,威胁着你的安全。

  实验表明,速度为50千米/时的汽车与其他车辆相撞,一台未经固定的重约3千克的笔记本电脑可能会从后座上飞过来击中乘客的头部,此时它的冲击力可以达到90千克,可怕指数非常之高。

  再说那些极其卡哇依的摇头狗、流氓兔和亲嘴猪,凡是从车外隔着玻璃能看到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

  有很多车之所以撞到一起,就是因为司机的视线被它们挡住了,没能及时发现情况。如果你真的童心未泯,就把这些小可爱都抱回家吧,装饰房间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行为四:车一开就忙着换cd、听音乐、打手机,几乎没时间看路。

  一只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打电话,或者忙着和旁边的人聊天,甚至人们经常看见美女们边开车边喝酸奶、吃面包,忙得不亦乐乎。

  危险往往就在这时降临。有研究证实,在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机率会增加4倍。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法律会明令禁止司机在开车的同时用手指在gps导航器触摸屏上查询信息。而边驾驶边更换cd唱片则会更加危险,这时人的视线会完全转移到车内来,路上的情况瞬悉万变,也许就是一秒钟,两辆车就撞到一起了。

  在路上,尤其跑高速长途,边开车,边听音乐的确是一种享受。怕就怕那种把音乐开得震天响,还手把方向盘不停随歌热舞的家伙,他们完全沉浸在快乐之中,自己听不见周围车的喇叭声,别人也休想听见他们的。这样在变线和超车时很容易因为信息交流不畅,导致相撞。

两招教你远离撞车事故

  1。随时保持视线对所处路况的全方位监控

  有些人在驾驶时的视野甚至都不超过汽车前部的发动机盖,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驾驶者坐在车里的时候,视线本身已经受到了限制,再不强迫自己发挥视觉的作用,很容易只顾及到局部环境,而忽略了整体情况。

  视觉是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大概要占到80%左右,而开车的时候需要眼睛提供的信息要高达90%以上。

  如何发挥眼睛的作用,关键取决于视线的范围。正确的做法是让眼睛不时扫视你所在车道的远方正中位置,这样,车子才会自然而然地行驶在车道中央。

  另外,视线还要灵活移动,不能总盯着前方,应该前后左右全都照顾到。

  一个人如果盯着一个地方或一个物体超过2秒钟,思维就会出现空白,而2秒钟足够发生一次严重的事故。

  2右脚不离“准刹车位置”

  “准刹车位置”是指位于刹车板位置的后方、距离刹车板1厘米左右但又没有接触到刹车板的位置,而驾车人的右脚就应该放在这里。

  此时,右脚以刚刚将要接触到刹车板,而又没有接触到刹车板为最佳姿势。这会在发生情况时,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制动,为自己赢取安全的希望。

促使撞车的不可控因素

  情况一:天气

  狂风、暴雨、大雪,谁也不愿意在这样的天气开车出门,恶劣天气时,事故发生的几率会更高一些,但该做的事不会因为天气而改变,所以赶上坏天气出门很正常。

  对于行车,最危险的时刻莫过于倾盆大雨发作的一瞬,因为急速下冲的雨点与沥青路面上的油和粉尘微粒彼此交融,使路面变得非常油滑。车要安全行驶,必须保证轮胎与地面的充分接触,也就是说轮胎要将地面上的水完全排挤掉,这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车速过快,轮胎在积水上飞速而过,是来不及排水的。

  这时“滑水板现象”就出现了:汽车的胎面不能将积水排去,轮胎就无法与沥青路面进行良好的接触,而轮胎的附着力马上下降,这时的车子就像是一块大滑板浮在水面上。一般的轿车78千米/小时~90千米/小时的速度就会发生滑水板现象。所以在大雨天开车,时速最好保持在70千米以下,轮胎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将水排掉,行车也才安全。

  大雪天也是这个道理,雪减少了轮胎的附着力,车子就会失控滑出去。

  另外,如果车子有了严重磨损的轮胎,那一定要及时更换。因为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排水的快慢和轮胎的宽窄、纹路的深浅都有关系。越野车的高通过性能,就是占了那超大轮胎的便宜。

  而在雨雾交加的天气中行车,我们应避免打开那耀眼的车灯。由于雨幕可以将散发出的光线反射到司机的眼睛里,扰乱他的视线。

  情况二:突然出现过路人

  虽说现在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大大增加,可不看红绿灯突然横穿马路的还大有人在。不知道下面的数字能不能阻止这些乱穿马路的无知者:车速为60千米/时,相当于从11层楼上跳下。

  被时速120千米/时的汽车碰撞一下的感觉相当于从45层楼上跳下来,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当发现车前方有行人却又没有足够的安全刹车距离时,怎么办?如果汽车装有abs刹车防抱死系统,就可以立刻刹车同时转弯;反之如果没有安装,则可以点一脚刹车,然后再转弯,随后再次刹车。

  倘若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可以在装有abs系统的情况下大胆刹车。否则,当听到轮胎刺耳的摩擦鸣叫时,我们应采用“点刹”方式将车最后停下来——记住,要避免刹车抱死的情况出现。

  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是很矛盾的。因为汽车突然转向,可能在躲避路人的同时,又存在与其他汽车相撞的危险。

  但在那一瞬间你不能有任何思考,大多数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护路人的生命安全。

  情况三:遭遇超大卡车围堵

  对于体型健硕的大卡车或者一些工程车,我们应特别注意,并保持安全距离,尽量不跟在它的周围,尤其是后面或与其平行的位置。如果不幸和这种大块头相撞,那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因为卡车的保险杠很高,在剧烈碰撞时可击烂车体,冲进车中,伤害车内乘客。所以遇到大卡车时,小车司机要做的就是避让,千万别存在抢行的侥幸心理,那是在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不光是大卡车,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应该保持自己车与其他车辆的安全距离,随时调整,在城市道路中,与前车保持2~3秒的跟车距离,并能通过后视镜看到完整的后车。

本文tag:

猜你喜欢

热门文章
标签列表
最新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