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北京路遗址古井出土记事木简(转载)北京路虎汽配-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开封汽车网 2021-05-15 汽车新闻 66 ℃
正文

  南越王宫档案惊现北京路遗址古井出土记事木简

  2005-07-07 南方日报 作者:许黎娜 陈洁娜 王宏山 邱创泓 穗府研

   2000多年前南越国时期所形成的文献一直是岭南考古界的空白。然而,这一空白在挖掘长达10年之久的南越王宫署遗址中找到了答案!

   笔者昨天(6日)获悉,考古人员在北京路附近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宫苑西北侧的一口砖井中发现了一百多枚有文字的木简,经过清理考查,这批木简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也就是当时的王宫档案。这填补了南越国和岭南地区简牍发现的空白,是南越国考古和中国秦汉简牍考古的重大发现,被称为“岭南第一简”。

   昨天下午,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来到南越国宫署遗址调研。他强调要加快推进遗址的考古挖掘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把南越国遗迹打造成广州的又一张名片。他建议在开展遗址发掘和保护工作的同时,可考虑利用科技手段对南越国宫署的地上建筑进行复原。在发掘过程中,要做到边研究、边展示,选择重点部分对市民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物古迹应有的社会效益。

   记事木简现身千年古井

   据了解,这次出土的南越木简,其中完整的木简全长25厘米,宽1.7-2. 4厘米,厚0.1-0.2厘米。绝大多数单行书写,只有一枚写有两行半字。简上文字均为墨书,字数不等。每枚木简,文字最多的有23字,最少的只有3字,以12字居多。

   据考古专家介绍,因材质和保存状况不同,各木简上文字清晰度不一,大部分能用肉眼辨认。简文字体多为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帛书文字接近的隶书,亦有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文字相似的篆书。

   “陛下”证实南越王称帝

   考古专家称,经初步考查,这批木简应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可以说是“王宫档案”,它们从多个方面反映出南越国宫廷生活中的各种制度。

   考古专家认为,这批简文的书写者应是直接服务于南越王室的书吏,甚至是南越国的书家高手。

   如宫室管理,多枚木简上有“出入”二字,可能是人或物品出入王宫的凭证。

   职官制度,简文中有“陛下”、“公主”、“舍人”、“左北郎”等官职名称,其中一些属首见,为传世文献所不载;而“陛下”证实了史书中关于南越国割据一方、居国称帝的记载。

   属地理内容的有,“横山”、“蕃禺”、“南海”等简文对研究南越国地理、地名、疆域等意义重大。

   属法律条文的有,“当笞五十”、“不当笞”等。

   至于简文中的“大鸡官”,有学者认为可能与《汉书》等汉代文献中越人善用鸡卜的社会风俗记载相应。另外如“宫门”、“守苑”等则是与宫室苑囿有关的简文,是证实南越国御苑遗址为南越国宫苑所在地的最直接证据。

   “廿六年”显示南越确切纪年

   让考古专家们尤为兴奋的是“第91号简”,简文中上面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廿六年七月”,由此可推断这批简文形成的确切时间。

   公元前203年,秦将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即今天的广州,直到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南越享国93年。

   考古专家分析认为,南越国维持的93年中传五主,除开国之君赵佗在位67年外,其他四主在位时间最长的也只有16年,仅赵佗超过26年。

   在南越国立国期间,西汉从刘邦起经历的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共五帝一后,其中只有武帝在位时间超过26年,但武帝登位后开创了用年号纪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年号也不超过6年,故汉武帝的纪年不会有“二十六”年。因此,简文“廿六年”只能是南越国赵佗的纪年。赵佗二十六年,即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这表明,这批木简只能是南越国的,并应是赵佗前期的遗物。(编辑:栾春晖)

本文tag:

热门文章
标签列表
最新文章
网站地图